广南县跃升民族银饰
GUANGNAN  YUESHENG  MINZU  YINSHI
广南县农科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来源:广南县农科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作者:ysmzys | 发布时间: 2016-12-22 | 138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2年,广南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结合县人代会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突出特色产业和企业科技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结合全县特色发展技术需求,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结合省、州、县产业发展需要,利用县级科技三项费,组织实施

2012年,广南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结合县人代会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突出特色产业和企业科技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结合全县特色发展技术需求,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结合省、州、县产业发展需要,利用县级科技三项费,组织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油茶关键技术研究》、《茶叶新品种选育及野生茶资源保护》、《畜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广南铁皮石斛种植技术研究及地理标志认证》、《三七种植调查》及《纯银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其中云南省林科院广南油茶研究所通过实施油茶基础研究项目,不仅建立油茶标准化示范区200亩和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区100亩,制定的3个油茶低产林发行技术规程已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油茶种植集成技术;而且通过嫁接选育出的云002号、云003号、云011号、云017号共4个油茶新品种已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成为云南省今后油茶产业发展的主推品种;同时通过实施项目购置了实验设备,提升了单位的基础研究条件,通过不断实验,油茶高杆嫁接技术获得成功,大树高杆嫁接60株,平均成活55株,平均成活率91.67%,目前该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2012年10月31日,由广南县农科局组织,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苗木工作总站、文山州林科所的7位专家,对广南县自主选育的云油茶系列品种试验林、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林和高产单株进行实地测产,对2009年以来选育的4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初评。专家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及产量实测后,认为我县开展的油茶新品种选育、无性系技术研究、低产林改造、大树高杆嫁接技术效果显著,自主选育的品种果大、皮薄,产量和出油率均高于湖南品种,新品种产量处于全国较高水平;通过创新高杆嫁接技术,大幅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实施扦插和良种选育后增产潜力大,此次测产和测评情况专家将在省级相关会议上作汇报、宣传和交流,进一步加大广南油茶的宣传力度。广南县茶叶技术指导站通过实施《底圩茶无性系良种选育及优质茶叶产品开发研究》项目,不仅建成那秧底圩茶母本园基地,建立扦插苗圃,做好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采用彩色板诱杀害虫进行绿色防控,做好单株性状的观察记录和底圩茶单株区域试验,目前已有2个底圩茶优良单株选育茶苗已进入云南省2013年茶树良种区试计划。同时开展优质茶叶产品加工开发和研究,2012年4月26日由云南省茶叶生产办公室和广南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农科局成功承办了 “广南县2012年春茶品评会”,邀请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邵宛芳院长(教授)等专家,对来自广南县8个重点产茶乡镇和3家茶叶龙头企业以及广南县茶叶技术指导站提供的39个参展茶叶样品进行品评,同时组织技术员深入者兔九龙山、底圩和者太交界的羊窝大山等野生茶生长区采集野生茶种子和穗条,调查、收集全县野生茶树的资源情况,为今后保护与开发利用我县野生茶资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广南县跃升民族银饰工艺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的《新型独特传统工艺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不断传承、研究、挖掘壮乡文化,,应用广南独特的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电脑科技纳米技术,设计、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纯银工艺品、纪念品工艺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先进标准。云南谷多水牛乳业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秸秆养畜推广示范》项目,开展对玉米等农作物秸杆氨化及青贮1200吨,提高了我县的资源化利用效果,实现农业副产物的过腹还田,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为肉牛养殖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成本,提供了成功经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我县农村能源事业发展。带动示范区周围群众800余户开展“秸秆养畜”,为广南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成功经验。同时公司通过采集奶样200份送昆明市DHI测定中心检测,收集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奶水牛DHI测定年度报告,实施奶水牛DHI(奶牛群体改良计划)测定,通过数字对比,饲喂秸秆氨化料与饲喂其它草料的奶质、及产奶量比采用常规饲养方法的高,为今后奶牛养殖的饲草饲料选择积累科学依据。为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县农科局依托县内企业,重点开展广南铁皮石斛(黑节草)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究开发、组织培养、人工集约化种植、野生种源研究及产品开发等,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广南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广南铁皮石斛”和“广南西枫斗”两个证明商标,目前已完成《广南县铁皮石斛2012-2020年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草拟了《广南县野生铁皮石斛保护管理办法》、《广南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奖励办法》报请政府,为促进全县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深入企业指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农科局深入凯鑫、石山农场等企业指导开展专利申请23件,其中指导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公司申请外观设计专利14件,指导堂上石山农场申请外观设计专利8件,指导县中医医院职工蒋益民申请发明专利1件。将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凯鑫生态茶业开发公司列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对象,指导广南县谷多水牛乳业有限公司,向省科技厅申请级优质高峰黄牛纯繁基地认定,指导云南春灵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申报云南春灵优质油茶种苗基地认定,指导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申请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认定,指导云南南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申报云南省级铁皮石斛科技示范园认定,不断提升企业在省内的知明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指导开展科技成果申报。2012年,县农科局指导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油茶研究所,组织《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的选育》项目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荣获201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指导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县八宝米研究所和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组织项目申报州级成果,其中《广南县奶水牛综合开发利用》、《联合充填采矿法在木利锑矿的成功应用》和《优质籼稻“广籼2号”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分别荣获文山州201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类一、二、三等奖;指导县医院、一中等17项科技成果申报县级科技成果,经组织专家评定,共评出12项成果荣获广南县2009-2011年度科技进步类一、二、三奖等;同时县农科局出台了《科技成果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申报国家、省、州、县科技成果的单位分别给予 10000元、8000元、6000元、2000元的资助,同时对获得国家、省、州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实行对等奖励,不断提高单位、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的动力和申报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全县科技成果的培育力度,提升成果申报的质量和数量,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能力,促进全县农业和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全县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今后,县农科局将结合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势产业,继续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培育。一是开展茶叶加工技术研究,形成专项加工技术标准,打造省内品牌,要明确良种选育重点实现集中突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选育出适宜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新品种,做好试验示范,为全县茶叶产业、尤其是底圩茶的品种改良做出努力,同时针对我县现有的野生茶资源,提出野生茶保护区域;二是结合县委政府打造句町文化、地母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壮乡文化的特点,加快研制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纯银工艺品,加强对广南独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强化企业技术开发,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产品。三是做好油茶无性系选育,认真总结完善高枝嫁接技术操作规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油茶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为广南县油茶产业丰产提供技术参数,实现良种良法技术配套,提高全县油茶产量、产值,带动全县油茶实现高标准发展。